镐京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镐京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上海一月、感受颇深/鲁惟琳/12/05/07
发布日期:2012-05-08    访问量:

上海一月、感受颇深

尊敬的杨院:

首先我得说一句“院长,您辛苦了!”。再恭喜咱们镐京学院在年检中成为二所获良好成绩的独立学之一

我们来到上海已经一个月了。昨天是周末,抽时间拜见了我们网络06班主任杨保兴老师,他在昆山买的房子,三居室,因为是顶层,室内还有个小二层,装修的也很漂亮,自己也买了车,他和夫人还热情款待了我,感觉很亲切。(呵呵~~)见到保兴老师后,就第一时间把镐京雨伞给了他,他很感动。“呀,镐京学院还记得我啊,院长还挂念着我啊”,看得出来他也很高兴。我跟他聊了咱们学校这次到上海来的情况,并且以后会在上海开公司,他表示很想加入镐京学院的上海公司。上次您来上海,由于时间紧我没有通知他,他还告诉我说下次院长再来上海一定要通知他。我想这是多么珍贵,多么真挚的一份师生情。我和杨保兴老师聊了很多,回忆之前的那些旧时光,谈到现在网络06同学们的发展情况,镐京现在的情况很多很多,其中他还是建议在选择班主任时应该涉及到外面工作过的优秀人才和学校自己的学生,不光是在上海工作过的学生。

从4月5日离开学校出发到现在已经一个月过去,时间如白驹过隙,我也在这一个月感触很多。首先学会的是感恩,这段时间以来,无论是一开始带领学生们的工作落实,还是自己的求职过程,都是面对从未有过、甚至是从未想过的艰巨挑战,现在回想起来能够完成这一个个挑战,多亏于在镐京学习加工作的这六年多的锻炼,总是有一股信念“没有什么是不能做到的!”环绕于心。目前的情况,学生,班主任能够在上海留下来,没有抱怨,顺理成章,这些都得归功于镐京对我们每一个人的培养。

就我个人而言,现在我所在的这个公司,当时和我一起面试的有一个上交大的研究生,一个从英国留学回来的研究生,两名华东理工的应届毕业生,下来就是我和咱学校国贸班的任梦琪,入职后发现同事更是人才济济,复旦大学两位,德国留学回来的两位,其余也基本都是研究生。既感到压力的也倍感荣幸,这些都不得不承认是镐京给予我们的。虽然之前也听说过类似的情况,但自己亲身体验后更加想感谢学院,感谢院长。我在公司培训期间,每天都要写培训总结,最近一直在培训,也很有幸是公司老总亲自培训(公司总部在北京,老总最近刚好在上海),直到上周五还是每天一篇,每次写总结时都会想起咱们学校,想起院长您,所以也想给您写些什么。这是我第一个要感恩的方面。

其次,出来之后,我发现对于我来说,在镐京当班主任的这两年多,简直就是我捡了大便宜,我们这么年轻,学校就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实现了自己的自我价值,也许有的人在中年甚至中老年才能实现,我们年纪轻轻就有这样的机会。给我们一个班级,我们可以去发挥,去创造,这才让我们的成长这么迅速,这样的机会在社会上的其他单位是非常少有的,昨天在和杨保兴老师聊天的时候也有相同体会,所以,更要感恩,感谢镐京,感谢院长。

感恩的同时,也感到自己要学习的还有很多很多,以前在镐京的时候也有这种感觉,但现在出来一段时间这种感觉更加强烈。感觉最强烈的就是,之前的我们作为老师还需要提高职业素养,名义上是成年人,是班主任,但根本就没有做到职业化,包括很多内容,着装,谈吐,举止,在办公室里不能大声喧哗,上班时间只是工作,等等,这个不仅反映个人的素养,更反映的是单位的层次。老师是学生的典范,所以职业化对班主任来说可能更加重要。

今天写下这个报告也是想到什么就说些什么,但必学要感谢学校给我们的机会,对我们的历练。人也一定要学会感恩,吃水不能忘了挖井人。

PS:望镐京学院一切顺利,蒸蒸日上;

也祝愿院长身体健康、工作顺利!

鲁惟琳

2012年5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