镐京新闻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镐京新闻 > 学院新闻 > 正文
忆往昔 革命历程越艰难险阻建功立业 看今朝 镐京学院定发奋图强再创辉煌----镐京学院新晋教工延安学习启程返航
发布日期:2012-09-04    访问量:

忆往昔 革命历程越艰难险阻建功立业 看今朝 镐京学院定发奋图强再创辉煌

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伴随着对革命道路的追忆,镐京学院2012级新晋员工正式前往革命纪念馆、枣园、杨家岭,体会和学习老一辈无产阶级先辈所留下的精神财富。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大家通过听讲解员介绍毛主席和党中央从1935年10月到1948年3月转战陕北十三载的艰苦历程,开始了对革命历史的追忆:从纪念大厅对伟人铜像瞻仰,到参观毛主席写下《沁园春·雪》的小方桌;从瓦窑堡会议、西安事变以及抗日战争到那条破旧不堪的小船;从练习写字的沙盘到抗日军政大学的旧址;从抗大精神、实事求是的精神、张思德为人民服务的精神、白求恩精神、南泥湾精神到延安县同志们的精神,都在向大家讲诉着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住窑洞、吃小米、驱日寇的光辉业绩。这是困难重重的十三年更是孕育辉煌的十三年,这十三年的漫漫长路谱写了中华民族的不朽传奇。一个半小时的路程很快过去了,但心灵的震撼却久久不能平静。

随后,整个队伍前往毛主席和党中央曾经生活和工作过的枣园、杨家岭参观,从七大的会址到中共中央书记处,从散落在半山坡上的窑洞到为人民服务讲话台,就在这样一个艰苦的地方,老一辈革命家团结和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创业,领导了全党的整风运动和解放区的大生产运动,筹备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并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为粉碎国民党发动的“全面内战”作了充分准备。在毛泽东主席故居,一尘不染的地板、整洁的床铺、桌案上摆放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列宁选集等经典著作还原了主席当年工作时的风貌;在周恩来总理的旧居前,展出了周总理当年在大生产运动中用过的纺车;穿过枣园园中的幸福渠更是为人民服务的生动体现。

延安的每一种气息,都隐藏着厚厚的回忆,浓浓的历史,让每一个亲往于此的人都不敢松懈,为期两天的延安之行在这里正式的落下帷幕,延安这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镐京人的足迹,而镐京人,也把延安精神带回了镐京学院,在延安,我们不仅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共产党历史,增强了爱党、爱国、爱岗敬业的热情和忠诚奉献的精神,我们更将运用前辈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产,不断的反思,不断的提升,实事求是,艰苦奋斗,一切以学生的未来为前提,培养新一代的大学人才,勇敢的担起肩上的重担!